《人口论》读前读后感

·

1 min read

读前感

这本书我在大学时读过,因为我是环境专业,马尔萨斯也曾被归类为生态经济学家,对生态的发展规律也有所涉猎,因此就找来读了。不过只看懂了前半部分。好在此时我已养成了批判的眼光看问题,不再尽信书,因此我非常地坚信(而且天真),作者在书里提到的问题,我们民族已经解决了。我以为,当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政策来解决,但是20年初的一场事件彻底打碎了大家的梦,我们仍有6亿人的平均工资才1000元,经历过20年上半年的种种,我的三观又被微微修改了一下(上一次三观改变是大学时读了一系列的书,让我对大学前学到的知识产生怀疑)。

读后感

正文部分已经看完,如同大学时一样,最后几章越来越难理解,不过这次重读,大概只有最后两章不太理解,尤其是最后一章偏神学。也许未来我又能看明白一些。

前面说到的一个社会的顶层人由于人祸等原因死光,可能在古代会出现由次级阶层取代顶层,但是在现代的社会,由于世界已经是个共同体,人类的轨迹能更轻易地涉足于任何角落,如果一个地区的顶层人死光,更可能发生的是,由另一个地区的人取代,直到原著民被同化。结合最近看的讲谈社中国史,渐渐能理解同群的概念:三皇时候,一个村子的人才认同为同群;五胡乱华时期,一个民族的人为同群;抗战时期,整个中华为同群。如果发生外星人侵略地球,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为一同群。国内越来越多的爱国者,更多是民粹主义,与之相对的是更加兼爱的国际主义。所谓国际主义,理应能正视自己民族的弱势,而不是虚无的空谈。为自己的民族(或者阶层)争取更多的利益是人之常情,但在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,能包容更多的文化与习俗才能使地球丰富多彩。

对于技术,我认为技术的发展很重要,但在内心里仍有一个界限。这个界限是我从小接受的教育与生具来的本能。生物的改良从杂交开始,后来发展出生态形更多样,更易于选择的基因重组,到了这一步,大多数人没有异议。前几年发展出了转基因,以我生物学的知识,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,但是更多的人表示出了担忧。近几年火起来的人造肉,可以做到完全摒弃人们不需要的组织和器官,由人行使上帝的功能,决定这个东西(已经无法称之为生物)应该这样生长。我无法接受一个不能称之为生物的食物,这就是我的界限。

也许我的孩子能欣然接受。在人口与资源的比例压力越来越大的基础上,我们迫切需要接受更多阳光下未曾存在的事物,就如同我们享受杂交水稻带来的人口红利。

但是还有马尔萨斯陷阱,我们曾以为通过技术的发展可以跳过陷阱,但似乎没有。我们的技术在发展,自然惩戒我们的手段也在更新,无论做出多么巨大的努力希冀避免灾难,可是灾难已经设置好它的机关,而且是无数个机关,如同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无数个陷阱,等着我们触发。

我看过关于山区贫民的报道,也看过非洲现况的报道,老实说我并不知道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方法。富人阶级不深入底层,是无法理解底层人民对更底层人民的压迫,也许就造成了有资源解决问题的人(富人),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动机,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人(底层)没有资源与动机,有动机的(更底层),没有方法与资源。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在人的出生就给予了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。